血小板是血液微粒中的关键角色,一般称为血液细胞。血小板是由骨髓产生的遗传性细胞,大多数在脾脏中形成。它是黏性的,粘度较大,可以把血液中的微粒结合在一起,另一方面形成血块或血栓,可以阻止外界病原体进入体内,从而保护血管。
正常情况下,人体血小板的水平是稳定的,在正常范围内,即150万/μL~450万/μL。但是,由于不同的原因,血小板的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,会出现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的状态。
血小板减少又被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也称为血小板减少性贫血,残存型紫癜),是因为人体血小板水平下降了。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症原因是:慢性血液病、化学药物(包括抗凝药物)的不良反应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某些癌症(血液癌)、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(HIV、活动性肝炎等)、贫血、免疫系统疾病(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)以及营养不良。
此外,血小板增多的情况也是常见的,此病症又被称为血小板增多性紫癜(也称为血小板增多性贫血),是因为血小板的水平升高了。原因可能是慢性疾病,如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甲状腺疾病和肾脏疾病,也可能是感染机体的病毒,如重症肌无力病毒、乙肝病毒和肝炎病毒。
总之,血小板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,并会发展成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的状态。此时,一定要及时就医,检查血液,以便及早发现,血小板的减少或增多,及早控制,以免影响人体健康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